小林章专访:东西方文字设计,有趣的细节差异有哪些?

News

小林章专访:东西方文字设计,有趣的细节差异有哪些?

News

小林章专访:东西方文字设计,有趣的细节差异有哪些?

2023 年 9 月 1 日,蒙纳宣布成功完成对日本字体公司 Fontworks 的收购。知名视觉文化与设计媒体 PRINT 采访了蒙纳字体创意总监、2022 年 TDC 奖章获得者小林章,讨论了此次收购以及他对全球字体设计新时代的看法。

PRINT:从业 40 多年,您对全球字体设计的哪些趋势最感兴趣?

小林章:当我 2001 年加入 Linotype GmbH 担任拉丁字体总监时,我的日语读写能力都没有问题,日语字体的设计能力也得到了认可。现在我也正和东亚的字体设计师合作开发中文及日文字体。多语言设计师,尤其是能够同时设计拉丁和亚洲文字的设计师们变得更为抢手,这是我所欣然发现的重要趋势之一。

PRINT:关于英语文字(或者其他拉丁文字)和日文的完美结合,是否有值得一提的案例? 

小林章:我在日本的一家二手书店里,偶然发现了新渡户稻造的著作 Carlyle’s ‘Sartor Resartus’: Five Lectures。翻开书时心跳加速的感觉仍记忆犹新,书里所使用的英文字体是 Granjon,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字体之一。它与日文字体完美结合,浑然一体。

PRINT:在日益全球化的设计文化中,设计师应该注意什么?

小林章:如果你去日本,会发现由于字体的选择或使用不当,许多重要的英文信息很难阅读;西方国家的日文信息也是如此。因此,当你使用一种陌生的语言进行设计排版时,可以多咨询使用这种语言的人。

PRINT:对于日文和西文字体设计趋势,您有哪些看法?  

小林章:就像我在 2001 年去了 Linotype 做拉丁文字的字体设计,我相信会有更多日本本国之外的人设计日文字体。 

PRINT:将东西方文字系统结合在一起时,互通性(accessibility)意味着什么?是否会淡化文化各自的特点?

小林章:恰恰相反。当你进一步接触其他语言文化时,你就会有更多机会深度思考自己的文化。1989 年,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伦敦,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让我大为震撼,也让我比以前更想了解日本文化了。

发生文化特征的“淡化”,原因往往是缺乏对异域文字的足够理解或尊重。 日本在 20 世纪中叶,即照排时代,的确发生过此类情形。当时拉丁字母被重新塑造或变形,使其更适合日文文本。

一般来说,日文字体的字符集主要由假名、汉字和拉丁字母组成。日文字形一般在一个全角字身框(em-square)中设计,而拉丁文字形则有不同高度的字母,例如大写字母、带有升部(ascender)或降部(descender)的小写字母以及不带延伸部(extender)的小写字母。

由于这种结构差异,在混合排版中,西文字母往往看起来比日文小得多。早期的日文设计师们会重绘拉丁字母,大幅缩短字母的降部,强行对齐日文的尺寸和高度。 由于技术限制,当时日本大多照排厂不得不采取这一解决方案,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默认标准。然而,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,g、j、p、q 和 y 的降部缩短后,影响了整体阅读的舒适性。

当我在指导我们第一款新日文字体 Tazugane Gothic 的设计时,我并不想遵循日本照排时代的“标准”。

我们看到日语文字中有越来越多的西方词汇,也感知到大众强烈希望日文字中配备设计精良的拉丁字符。蒙纳拥有庞大的拉丁字体库,我们尝试从经典的西方字体中汲取灵感,设计新的日文字体。 

我们放大了日文字体中拉丁字母的尺寸,保留原有字形的易读性。然而,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必须精确计算拉丁字形的放大比例和基线位置,以舒适地平衡日文和西文。 

PRINT:对于日文以及其他非拉丁语系字体设计,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加强对哪些方面的了解?

小林章:在日本,我们会混合使用汉字、平假名和片假名,当然这并非日文特有的现象。而在西方国家,我们使用拉丁文字,完美融合了大小写、斜体以及阿拉伯数字。 

最大的区别在于,东亚的表意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单词,而在大多数西方语言中,单个字母几乎没有任何意义。因此,当你从自己喜欢的亚洲文字中挑选字符时,我建议你问问使用这种语言的人,确保它没有任何负面含义。

PRINT:在你看来,字体与文化如何相互影响?

小林章:字体是一种交流工具。几个世纪前,我们的书写工具主要限于钢笔或毛笔,对我们的书信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。而在 21 世纪,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数字化的字体来获取信息或表达自己。

在西方,蒙纳一直提供前沿的工具;现在,我们还有了由 Fontworks 出品的一系列工具加持。Fontworks 一直致力于创作优质日文字体,许多经典作品已风靡 20 多年。

光是想想拉丁和日语文字有万千组合,就很有趣味。我相信,这种多语言交流的文化将很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趋势。

 

点击此,阅读访谈原文。

Share